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瘾疹。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证候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其色白,有泡,三日内顶陷。治同疔疮。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石南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见灵枢经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经筋》。指颈部单侧或两侧肿胀粗大。多因气火郁逆,或痰滞内结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浮肿,先寒后热者,此风寒所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