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阳之正。《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进入腋窝,走向心脏,联系小肠。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丛书名。12卷,附余2卷。清·朱青恬辑。刊于1753年。共7种:《运气要略》、《脉法心参》、《医方捷径》、《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妇科辑要》、《幼科辑要》。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出《经验方》。为何首乌之简称,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忧恚无言》篇。又名小舌、蒂丁、蒂中、喉花、蒂中、帝中、帝钟。为口腔内软腭游离缘之向下突出者,张口作“啊”音即可见。其与咽前柱(舌腭弓)、咽后柱(咽腭弓)及喉核(腭扁桃体)共组成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