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癎,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证名。多因素性急躁,孕后血聚养胎,阴血益虚,肝火犯胃。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姜、枣)。
又称房室伤、色欲伤、色劳。指性生活过度,使肾精亏耗,是虚损的病因之一。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即艾卷,见该条。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毛冬青之别名,详该条。
即推拿麻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