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拍打法

拍打法

推拿手法名。用虚掌或手指,有节律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背部还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名医类案》卷十:“游让溪翁云:被廷杖时,太医用粗纸以烧酒贴患处,手拍血消,复易之。”

猜你喜欢

  • 太阳

    ①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前关、当阳。本穴位置原载:“在外眥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眥后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今多据《圣济总录》结合《奇效良方》等,定位于外眼

  • 泥瘿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石与泥(瘿)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参见瘿及有关条。

  • 鼠粘子

    出《本草图经》。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 硫黄中毒

    病名。古代封建贵族为追求长生而恣意服石硫黄或含硫黄丹石药过多中毒。《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硫黄毒的药物。如金星草、胡麻油、米醋、飞廉、细辛、余甘子、乌梅、黑铅、铁浆、朴硝、猪血、羊血、冷猪肉、鸭肉、猪脂

  • 膏淋

    病名。又名肉淋。指淋症而见小便如米泔或脂膏者。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证治要诀

  • 喉节

    ①病名。又名喉疖。《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证生于鸠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至三日渐上喉节之间,名曰喉节。”治疗须用针刺破,然后以胆硝丹吹入喉中,再内服雄黄化毒丸。②解剖部位名,俗

  • 周之干

    【介绍】:明代医家。号慎斋。太平(今安徽太平)人。精医,通晓脉理。初从查了吾游,尝就正于薛己。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又《慎斋遗书》系周氏口授、门人记录并由后人整理而成。弟子有胡慎柔等。

  • 景岳全书

    医书。64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全书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择取诸家精要,对辨证论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充分阐发他

  • 肝主谋虑

    指肝辅佐心神参与思维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健旺,始能沉着而深谋熟虑;反之,“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灵枢·本神》)

  • 颈臂

    经外奇穴名。见《芒针疗法》。位于锁骨内1/3与外2/3交点向上1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在前斜角肌外缘稍内处,正当臂丛神经根;并有颈浅及颈横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上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