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按摩

按摩

①泛指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出《内经》。又称推拿、乔(矫)摩、按跷。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按摩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灵枢·九针》:“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按摩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常用于内、儿、妇、伤、外、眼、喉科多种病症的防治,并在其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保健按摩、整骨推拿、小儿推拿等。参见各条。②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按法摩法。用一手或双手在患部向下按压并徐徐揉摩,以收舒筋散瘀消肿之功。适用于骨未折断的皮肤筋肉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之证。

猜你喜欢

  • 发脑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指有头疽生于玉枕或风池穴处者。由热毒上壅所致,忌灸。余证治同有头疽,参见该条。

  • 老白毛

    见《安徽中草药》。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 弄舌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或劳役过度而生,其状舌出过唇,不能言语,患者以手时弄其舌,故名。”其原因有:①心脾积热致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

  • 薜(bì 壁)衣道人

    【介绍】:见祝尧民条。

  • 头汗

    病证名。①头部易出汗,为太阳虚汗,常见于小儿体质虚弱者。《小儿药证直诀》:“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胸,为太阳虚汗。”②阳明热郁发黄的先兆。《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而

  • 虚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 东垣试效方

    书名。又名《东垣先生试效方》、《东垣效验方》。9卷。金·李杲撰于1266年。计24门,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反胃,及妇人、小儿、眼鼻耳齿等病证。后为“杂方”。每门先设总

  • 葱涎

    出《百一选方》。为葱汁之别名,详该条。

  • 气痢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诃子皮、陈皮、厚朴各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治气痢。

  • 唐立三

    【介绍】:见唐大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