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按摩

按摩

①泛指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出《内经》。又称推拿、乔(矫)摩、按跷。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按摩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灵枢·九针》:“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按摩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常用于内、儿、妇、伤、外、眼、喉科多种病症的防治,并在其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保健按摩、整骨推拿、小儿推拿等。参见各条。②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按法摩法。用一手或双手在患部向下按压并徐徐揉摩,以收舒筋散瘀消肿之功。适用于骨未折断的皮肤筋肉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之证。

猜你喜欢

  • 托腮痈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胃火邪热壅盛,或过食醇酒厚味,热毒内蕴所致。症见腮下红肿,形如托腮之状,疼痛,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治宜解毒泻火、清热消肿。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兜腮痈条

  • 长生秘诀

    养生类著作。清·石成金著,全书一卷。包括心思部、色欲部、饮食部、起居部等主要内容,石氏主张延缓衰老必须从少壮之时开始,“日后年至老耄,尚然耳目聪明,手足利便。”认为养生应以恬娱为务,忧愁恼怒,伤人最烈

  • 冻青树子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 咽津丹

    经验方。见《耳鼻咽喉科学》(武汉医学院)。雄黄、皂角、明矾、胆矾各等分。为末,枣泥为丸,每丸重0.12克,每服一丸,含化,日二次。功能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消肿祛痰。治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者。

  • 金匮读本

    见医学便览条。

  • 枣花翳

    病证名。①见《证治准绳·杂病》。多指枣花翳内障。详该条。②近代某些医家认为指黑睛生翳,形似枣花者(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属花翳白陷,详该条。

  • 胃气虚喘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 血络

    亦称络脉。指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灵枢·血络》:“刺血络而仆者,何也?……”张隐菴注:“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常用作诊断和刺血治病。

  • 阳风

    出《灵枢·论勇》。指夏季阳热的气候。

  • 胎疟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