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挡蛇剑

挡蛇剑

见《岭南草药志》。为巴豆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横门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掌侧横纹中点的近心侧稍上方(约五分)处。自横门推向板门,止吐;自板门推向横门,止泻。

  • 金球

    见《本草纲目》。为橙子之别名,详该条。

  • 腕缝错开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损打闪错所致。伤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治宜顺势摇动关节,使其复位,用绷带缠缚固定。药物治疗参见损伤条。

  • 流涎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 上星

    经穴名。代号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堂。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症;以及前额神经痛,

  • 靳若霖

    【介绍】:见靳鸿绪条。

  • 耳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或由肝、胆、三焦湿热上冲所致。症见左耳或右耳,或两耳生疮,焮红肿痛,或破流脓水,身发寒

  • 松郎头

    见《药材学》。为松节之别名,详该条。

  • 吐酸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吐出酸水之症。多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常兼见气闷饱胀,暖气腐臭等。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则宜栀连二陈汤、咽醋丸。有因肝

  • 脑后骨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