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为卫气盛之脉象。《诊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经外奇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位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见医方全书条。
【介绍】:见刘邦永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脾经受邪所致。其症先发潮热、呕吐、黄肿,继之皮肤则现斑块,小如弹石,大如鸡卵,麻木不仁,穿溃成疮,脓液臭秽难闻。相当于瘤型麻风反应。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林绳墨·眩运》。又作昏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