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古时用此来解释经络学说中三阴三阳气机变化的特点。(按“关”原文作“开”,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十《经脉根结》及《素问·阴阳离合论》新校正引《九墟》文改为“关
灸法之一。以细竹管(箭竿)或苇管一端轻轻插入耳中,另端置炷施灸。《千金要方》:“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气泄,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用治口眼歪斜、耳疾等。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复溜,见该条。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书名。见明·殷仲春《医藏书目》。卷数不详,已佚。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赤脉贯睛,详该条。
出《卫生杂兴》。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①指心。《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②指两手之三阳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