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支(pu 扑)法

支(pu 扑)法

推拿手法。用指尖、指掌或指背轻打治疗部位,似雨点下落状。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

猜你喜欢

  • 温脾

    即温中祛寒。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脾饮、理中汤等。

  • 露兜根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 皴痛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 翰林医痊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痘科正传

    书名。又名《痘疹正传必读》。6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1~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卷3~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 摊地莓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 常黄连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野万年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睑废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尝见患者,一行一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为上胞下垂之重症。详上胞下垂条。

  • 乳岩

    病名。见《丹溪心法》卷五。又名石榴翻花发。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因恚怒忧思,肝脾气逆所致。初起乳中结核大如枣栗,渐如棋子,不疼不痒,无红无热,一年或二、三年渐渐肿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未溃时肿若堆栗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