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昙峦

昙峦

【介绍】:

昙鸾条。

猜你喜欢

  • 固崩止带

    收涩法之一。治疗妇女血崩、经行不止、带下淋漓等病症的方法。如血崩或经行不止,偏阴虚血热者,用固经丸;带下淋漓,偏湿热者,用樗树根丸。

  • 杼骨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 舌痹

    病名。指舌体有麻木不仁的感觉。多因痰气阻滞脉络,或血虚失荣所致。《赤水玄珠·舌门》:“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胞络。”又:“血虚舌麻者,四物汤加黄连。”《医钞类编》卷十二:“舌无故常自痹者,名舌痹。由

  • 脾痹

    病名。由肌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肌痹者。《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圣济总录·脾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为脾痹。”《症因脉治·脾痹》:“脾痹之症,即肌痹也

  • 十二经穴

    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共309穴。见表。

  • 下牙床骨

    即下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下颌齿。

  • 八极

    八方。《素问·五运行大论》:“临观八极。”张志聪注:“地之八方也。”

  • 中风不随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而致的四肢运动障碍。《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夫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则缓纵不随也。”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治宜疏风

  • 陈三锡

    【介绍】:见陈良佑条。

  • 会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