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则民

杨则民

【生卒】:1893~1948

【介绍】:

一名寄玄。浙江诸暨人。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后因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两次入狱。狱中不禁医书,遂研读中西医籍,即致力于医,悉心研究《内经》、《伤寒论》等,旁及数理、哲学,学识渊博。曾任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中医学研究,撰有《内经哲学之检讨》,驳斥余岩攻击中医之作《灵素商兑》。指出:《内经》的思想方法即辩证法。并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中西医体系之不同。认为中西医学应“挹彼注兹,各得其所”扬长弃短。编有各种讲义20余种。未出版之手稿尚有《医林独见》、《诊余随笔》、《医学杂记》等。

猜你喜欢

  • 天荠

    出《名医别录》。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 脸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面发毒。详该条。

  • 男外女内

    外内,指针刺的浅刺、深刺手法,即针刺不得气时,男子当用浅提法,女子当用深插法,以使针下得气。《难经·七十八难》:“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难经本义》注:“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

  • 人镜经附录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 满口疳蚀

    病证名。又名口疳。“夏季秋热,小儿泄泻,或初愈未愈,满口皆生疳蚀,当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湿盛生热,热气蒸灼,津液不生,湿热伤气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渗。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轻扬渗利也。”(《

  • 格阳衄血

    病证名。指因多劳过欲,真阴亏损,阳浮引阴血从上窍而出的衄血。《景岳全书·杂证谟》:“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且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血衄不止,皆其证也。治

  • 脏腑各图

    见中西医粹条。

  • 蟾砂散

    《绛囊撮要》方。大蝦蟆一个,砂仁不拘量。将砂仁研末,装入蝦蟆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蝦蟆、砂仁研末,作三次服,陈皮煎汤送下。功能行气消积。治气臌;并治小儿疳疾,面黄肌瘦,肚腹

  • 綦针

    《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

  • 小藤仲

    见《文山中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