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奎条。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上背部天柱骨(第七颈椎)之下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脾肚发、脾肚痈。证治见有头疽。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洪氏集验方》卷三方。芡实、金樱子。取芡实连壳捣碎晒干为末;金樱子去刺捣碎,甑中蒸令熟,用所蒸汤淋二、三遍,取所淋金樱子汁入银铫内慢火熬成稀膏,与芡实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治肾虚,男子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痧证之一。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即苘麻,详该条。
即万病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