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因风热蕴积,入里结实而致。证见口中气热,大便闭,小便赤,饮水不止,苔黄燥。宜大黄丸清泻里热。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应候,见该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
病证名。指劳力伤风所致的咳嗽。《素问·评热病论》:“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气功功法。结合“微息”和“存想”的静功锻炼方法。见明《道藏·神仙食炁金匮妙录》。其功法:正偃卧,握固,两足间相去四、五寸,两臂间亦相距四、五寸,去枕、微息,四九三百六十息,再存想自己衣被皆去,骨节皆解
指选用交会穴治病的方法。《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肝、脾、肾三经的病症,可取三阴经交会的三阴交穴,各种热病,可取用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的大椎穴等。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妇人因大怒之后,经血暴下或淋沥不止。乃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而成崩漏。治宜平肝养血。方用养血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青皮、柴胡、甘草)。
指表有热而里有寒的证候。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外邪。症见发热无汗、头痛咳嗽、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微黄浊苔,脉浮缓。
古病名。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见《外台秘要·传尸方》:“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殜。”可用吃力伽(白术)丸治之。参见传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