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针丸

猜你喜欢

  • 广群芳谱·药谱

    见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条。

  • 刺桐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生熟地黄丸

    ①《丹溪心法》卷四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眉眶痛。②《审视瑶函》卷五方。川牛膝(酒制)、石斛、枳壳、防风各六两,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半,杏仁、羌活各四两,菊花一斤。为

  • 太医院佥院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 天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 伤中

    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 四物加黄芪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 脑渗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 卧胎

    病名。即胎不长。《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一名卧胎。”参见胎不长条。

  • 綦针

    《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