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病名。系指喉痹暴发暴死,势如走马者。见《儒门事亲》卷三。多由肝脾火闭,气热内结,痹而不通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连及项颊,汤水难咽,呼吸不利,壮热烦闷,口臭便秘,脉洪大等。《喉科秘旨》卷上:“内外俱肿
书名。8卷(又有4卷本,内容同)。明·张世贤注。刊于1510年。张氏鉴于《难经》一书文义隐奥,以前各代学者注本中,除诠解文义外,每多附以图解,然皆限于个别几帧。故重新为之增绘图表,使每一问难均附一图,
①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②由于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灵枢·水胀》:“癖而内著,恶气乃起。”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渤海(今河北省境内)人,余未详。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指与岁运气候有关的小便不利症。阳明司政,燥热加临而见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右脉数大者,宜用知母石膏汤、清燥汤。少阴司政,火胜而见发热舌赤,小便不利,左脉数大者,宜用导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泄泻。详该条。
出《素女经》。亦名俞鼠。指阴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