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角属木音,故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详重舌条。
产后三冲之一。见《陈素庵妇科补解》。指分娩后由于恶露,瘀血不下,或下而不畅所致。临床以神志错乱,颠狂等为主要特征。《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踰墙上屋,口咬拳打,山
《医学入门》卷七方。半夏、栝蒌仁各五两,贝母、桔梗各二两,枳壳一两半,知母一两。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治湿痰在胃,上干于肺,发为痰嗽,兼胸膈满,或寒热交作,面浮肿。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书名。4卷(又有12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1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2~4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