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针麻醉

水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种。是在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通过注入注射用水或药液以刺激经络穴位达到镇痛作用而施行各种手术。目前应用于普通外科、五官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各种门诊小手术,其中以甲状腺手术、五官科手术、颅脑手术效果较好。临床上各种手术均常规选取安眠2穴,并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穴位,如甲状腺手术取安眠2天窗合谷(患侧)。麻醉开始时,先在双侧安眠2穴位注射镇静药液(***50~100毫克及氯丙嗪12.5~25毫克混合后以注射用水稀释至6毫升)各3毫升,15~30分钟后依次在其它选定的穴位内注入注射用水,一般四肢穴位注射量为3~5毫升,躯干部穴位注射量为5~15毫升,耳穴注射量为0.1~0.2毫升,或在注射用水中加入少量***(每10毫升注射用水中加入***3~5毫克)。继在切口局部宽约1厘米,长超过切口两端各1厘米的范围内皮内注入注射用水。注射完毕后20~30分钟即可开始手术,如手术时间较长,可追加注射。

猜你喜欢

  • 曲牙

    ①人体部位名。亦称曲颊。《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上曲牙……。”详曲颊条。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曲牙二穴。”王冰注“为颊车穴也。”后《针灸聚英》等作颊车别名,见该条。

  • 手心主

    出《灵枢·经水》。即手厥阴心包经,见该条。

  • 脊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 经水一月再行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 杨氏提纲医方纂要

    书名。又名《杨氏提纲》、《杨氏提纲全书》。清·杨旦升辑。刊于1728年。四卷。本书大多据《伤寒论》、《景岳全书》、《本草纲目》摘录,分门类编。卷1记述阴阳五行、四诊等;卷2~4按伤寒、妇科、儿科、外科

  • 沉水香

    见《桂海虞衡志》。即沉香,详该条。

  • 哑胎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忽然不语者,谓之哑胎。”参见子瘖条。

  • 壶翁

    【介绍】:东汉时期民间医生。其真实姓名不得而知。据载,于市场上悬挂一壶,卖药治病。后世称医生开业行医为“悬壶”,即来源于此。

  • 颈脉动

    指结喉两旁的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搏动亢进。可见于水肿、哮喘、怔忡等病证。《灵枢·论疾诊尺》:“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 热结小便不利

    病名。小便不利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多由热结脏腑所致。热在肺与胃肠者,小便不利而兼见喘咳面肿,气逆胸满,脉数。宜用清肺饮、黄芩泻白散、黄连枳壳汤、清胃汤等方。热在心与小肠者,小便不利而兼见烦热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