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清·许佐廷撰。2卷,补编1卷。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1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1卷,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共分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补编1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
证名。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出《素问·咳论》。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参见胁痛、两胁下痛、脾咳各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枳实、厚朴、神曲、陈皮、莱菔子、麦芽。水煎服。治外感遗尿,兼有食积者。
《素问》篇名。至真要,即至为真切重要之义。本篇着重说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并在病机、辨证、治疗立法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内容把司天在泉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以及六气胜复的道理及其影响所致
书名。3卷。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有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经闭。详该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所致。若感受风邪,连续十多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若症见发热面赤,喘而
书名。①清·倪枝维撰,许琏校订。1卷。书成于1728年。本书论产后诸病的证治,并以生化汤为主方,化裁为若干方。收刊于《园医书六种》中。②指《经效产宝》,见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