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生卒】:359~432年【介绍】:南北朝时期刘宋代医家。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泰安)人。曾任新安太守等职,善医术,撰有《羊中散杂汤丸散酒方》一卷、《羊中散药方》二十卷,均佚。但他宣传有病不服药,可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腋疬。见该条。
证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甲乙经》:“耳焦枯受麈垢者,病在骨。”系指耳廓焦枯、无华,乃阴虚气血少之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睁光瞎,详该条。
①通噤。口噤不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②闭结不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③活动受限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关节禁固。”④控制。《丹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