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瓦韦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即蒺藜苗,详该条。
病名。赵贞观《绛雪丹书》:“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名曰蚀疮。”详阴蚀条。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七方之一。以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方剂。此外,本方之外另加其它药味,或方中各药用量相等的亦称复方。
病症名。《颅囟经》:“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膏,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新生儿消化力弱,哺乳失宜,复感寒邪,最易导致乳汁不消而成此症。故《古今医统》论抚养婴儿,要注意哺乳之法,有“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病名。《喉科指掌》第四卷:“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先用吐痰法灌吐,再用六味汤。针少商、商阳、关冲、曲池、合谷、两手十穴。有血则生,无血则死。”相当于急性喉阻塞。
舌体枯瘦,中色黑无苔。多因伤寒发汗太过,津枯血燥所致,可用炙甘草汤加减滋养阴血(见《伤寒舌鉴》)。
外治法之一。出《五十二病方》。外科用熏法有热气熏和烟熏两种,是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止痒、祛风的目的。多用于肿疡初起、痔疾或皮肤病等。热气熏法:以药水煎沸于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