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泻肺散

猜你喜欢

  • 惊水

    病证名。即惊风后引起的水肿。《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六:“惊水者,前后重叠受惊,致令心火燥盛,饮水过多,停积于脾,其候四肢肿,身上热,若其脉大者生,小者死。”治宜健脾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

  • 外感胁痛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而见胁痛者。《景岳全书·胁痛》:“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医学入门》卷五:“外感胁痛寒热者,小柴胡加枳、梗。”参见感冒胁痛、运气胁痛条。

  • 理中安蚘散

    《证治准绳·伤寒》帙之四方。人参三钱,白术、白茯苓、干姜各一钱半,川椒十四粒,乌梅三枚。为粗末,水煎服。治气冲心痛,饥不欲食,吐蚘者。

  • 头针疗法

    又称头皮针疗法。是指针刺头皮上特定刺激区的治疗方法。它是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将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相结合,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头皮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取得了良

  • 粟疡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粟疮。详该条。

  • 坏伤寒

    即伤寒坏病。见《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坏伤寒》:“坏伤寒者,以医者不辨阴阳,错谬下汗,置病不解,坏证乱经。又伤寒过经,热留脏腑,病候数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纪律,皆名坏病。”参见

  • 保冲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

  • 肉癥

    病证名。①指因食思肉类无度,日久脘腹结块坚定不移的一种病症。多由滞积挟痰瘀凝滞所致。见《备急千金要方·肝脏》。②指妇人脐下结块,大如杯升,按之坚硬,月经不通,身体羸瘦的一种病症。见《肘后备急方·治卒心

  • 手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十五络脉》、《千金要方》卷十三第一及《圣济总录》卷一九一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 葛藤蔓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