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竹沥一斗四升,独活、芍药、防风、茵芋、甘草、白术、葛根、细辛、黄芩、川芎各二两,桂心、防己、人参、石膏、麻黄各一两,生姜、茯苓各三两,乌头一枚。为粗末,以竹沥煮取四升,分六次服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参见经漏条。
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炮制。详该条。
【介绍】:见吕博条。
①火热之邪郁而成毒。在各种病证中,尤以外科的疮疡肿毒为多见。②指烫火伤感染。
即肝阳上亢。肝气以疏泄、畅达为顺,升泄太过则亢,亢则逆。若病证表现为上亢,则称上逆。此外,也有表现为横逆而乘脾,下逆则睾肿、疝痛等。参见肝阳上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