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脚的后部。《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百眼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蛔虫,详该条。
书名。6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4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韵语之后,复采前人学术经验,阐述对于该病的辨证立法和治法。后2卷为诸病应
见《福建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