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浮萍银翘汤

浮萍银翘汤

秋温证治》方。金银花、焦栀子连翘各9克,薄荷豆豉蝉蜕各4.5克,鲜芦根24克,桔梗1.8克,鲜浮萍30克。水煎服。治太阴秋温,发热脉数,骨节酸或不酸,自汗无汗口渴或不渴。如自汗者,去浮萍、薄荷,加生石膏9克;骨节酸,加桑枝24克、秦艽4.5克;口渴,加天花粉6克;痰多,加川贝母竹茹各6克;胸膈闷,加栝蒌皮、郁金各4.5克。

猜你喜欢

  • 刺丁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 通经散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黄芩二两,红花、苏木、黄连、羌活、薄荷、炒栀子、香附、生地黄、当归赤芍药、木贼、甘草、川芎各一两,大黄五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服。治妇女逆经,血随气行,

  • 罗浮金锦香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 头髓

    即脑。见该条。

  • 象豆

    出《南方草木状》。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夏月咳嗽

    病名。指夏月伤于暑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夏月咳嗽。夏月喘急而嗽,面赤潮热,其脉洪大者,黄连解毒汤;热躁而咳,栀子汤;咳唾有血,麦门冬汤。俱吞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而保肺金。”《温热经

  • 青防风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防风之处方名,详该条。

  • 面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可选取股点,胃切除术可选取胃点等;并

  • 络俞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 击法

    推拿手法。用空拳、手指、手掌尺侧面或桑枝棒由轻到重作有节奏地敲打。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