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痔漏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已使用薰洗法治疗痔漏。即用药物煎汤先薰后洗的治疗方法。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荆芥汤,却毒汤,枳壳汤等。多具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祛毒作用。适用于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炎性
见《泉州本草》。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子午流注用语。指天干为阳主进,地支为阴主退。是推算次日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例如甲日甲戍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要推算次日(乙日)开井穴的时辰,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则天干从甲进一数为乙,地支从戍退一数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症,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②小儿惊风抽搐一类病症,可用镇静平肝法,如磁朱丸之类平之。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见疡科心得集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发热较高,如火灼之状,手抚病人的皮肤,有灼手感觉。见于多种热性病。
病证名。出《医学入门》。即夜啼之由于胎惊所致者。其症每于睡梦中惊醒,猝然肢体一弹而尖嚎作啼。夹寒则多见于下半夜,曲腰伏卧,眼目上视,手足抽掣;夹热多见于上半夜,仰身汗出,面赤身热。夹寒者,益黄散;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