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雄黄、白矾各等分。为末,茶水调敷患处。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疮等症。
即蛔虫,详该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①黄丹四两,诃子(去核)八个,乌贼骨三钱,青盐一两,白蜜一斤。前四味分别为末,将蜜熬数沸去蜡面,下黄丹搅匀,再下余药至紫色取出。次用黄连十两,龙胆草二两,木贼一两,杏仁七十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治病不拘泥于古方,长于用药,很有胆略,尤其善于用附子,人们叫他“严附子”。他的弟弟严泰,继承他的医术,精于治疗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