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通指温热的属性。包括:①气候暖和或炎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乃去,候乃大温。”②温邪,温热类的致病因素。③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④温热病的简称。《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⑤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疾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⑥治法的温法和药物的温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猜你喜欢

  • 感证辑要

    书名。4卷。严鸿志辑于1920年。严氏鉴于六淫所致感证散见于各家著作,遂纂辑其精要编成本书。卷1名医通论,主要选录明、清伤寒、温病家有关辨证、治法等多方面的论述;卷2以伤寒为主,卷3以温病为主,详述各

  • 分理

    ①同肌腠。肌肉的纹理。《灵枢·寿夭刚柔》:“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②皮下组织间隙。《素问·诊要经终论》:“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冬刺俞窍于分理。”前指浅层皮下组织间隙,后指深连筋骨的组织间

  • 肝阴

    指肝的阴血和阴液。肝阴与肝阳相互为用,保持阴阳的协调。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 济生鹿茸丸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 劳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虚劳骨蒸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多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劳热。《医学入门》卷五:“心劳邪热,则口舌生

  • 雁来风

    病名。①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该条。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每年发作于八月间的一种皮肤病。

  • 刘宇

    【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

  • 肠窟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 中渎之腑

    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用如沟渠的疏通,故称。《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 伤食发丹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因其脾胃之气未充,乳食过度,不能运化,蕴积化热,达于肌表,复感风热邪毒,故成此症。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多啼,身多红晕,皮肤灼热,不思饮食;食积甚者,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