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疟

温疟

病名。①疟疾之一。《素问·疟论》:“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后世论温疟,复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因素有伏热,复感疟邪所致者。《金匮要略》:“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清·真枚士《研经言》指出:“疟有寒,温无寒。先温而感春寒,则内热外寒所抑,表实故无寒。曰温疟者,合二病以名之。”(《研经言》)。②即瘅疟。见《症因脉治》。③指内有伏邪,主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症因脉治》又称之为肾经疟。症见肌肉消,脑髓烁。先有烦躁发热,躁状畏人;热势稍衰,又见恶寒,脉弦。治宜补肾益阴为主。②疫病的一种。《温疫论·温疟》:“凡疟者,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此常疟也。以疟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疟,以疫法治者生,以疟法治者死。”参见疟疾、温疫条。

猜你喜欢

  • 因是子静坐法

    气功学著作。作者蒋维乔,撰于1914年。全书分原理篇、方法篇、经验篇三个部分,以小周天为中心,叙述包括姿势、呼吸、腹内震动在内的操作方法。由于书中所述大多是作者实行静坐,炼小周天功法的实践经验总结,故

  • 龟背驼

    病名。《马培之医案》:“龟背乃先天肾亏,冷风入脏、或痰饮攻注或内挫折伤……或婴儿脊骨柔脆、强坐太早,皆能致之……腰脊板强,渐致背驼,成为龟背驼。”相当于脊椎结核或佝偻病所致之背驼。参见龟背痰条。

  • 伤寒授珠

    见伤寒括要条。

  • 温热病指南集

    书名。1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

  • 治疫全书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 李昌期

    【介绍】:见李文来条。

  • 子死产门难产

    病名。《傅青主女科》:“妇人有生产三、四日,儿已到产门,交骨不开,儿不得下。子死而母未亡者,服开骨之药不验,当有死亡之危。……治但救其母,而不必顾其子矣。然死子在产门,塞其下口,有致母死之患。宜用推送

  • 经络汇编

    书名。不分卷。明·翟良撰。刊于1628年。此书依十四经的排列顺序,联系脏腑、经络、经穴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

  • 都炁丸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都气丸,见该条。

  • 胎毒发丹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