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六方。黄芩、红花、茯苓、独活、葛根、半夏、羌活、陈皮、甘草、防风、白芷、柴胡、升麻、生姜。水煎服。治痰盛项痛。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使用有毒的药物以治病。毒药有几种含义:①指药物的特性。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升提,苏子降气,就利用其特性以祛邪扶正。②指药物副作用。如常山能截疟,但有引起呕吐的副作用。③指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桑根白皮、栀子、黄芩、炙甘草、羌活、防风、当归、诃子(煨,去核)、胡黄连各一分,地骨皮、人参、茯苓、柴胡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食前服。治鼻衄久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