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王泰林条。
即却暑调元法,见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即定志丸第一方,见定志丸条。
证名。指下部肢体肿胀疼痛。《类证治裁·身痛》:“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者,多由卫气不固,风湿侵袭所致。治宜祛风湿,兼固表,方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等;痛而大便不通者,宜厚朴七物汤微利之。”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葱实,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谵语。详该条。
《素问·遗篇》篇名。本篇讨论了五运六气上下升降、迁正退位的变化,古人从这些变化中,推论疫病流行的规律,并认为疫病流行的关键,决定于人气、天气、神气等条件。这个理论是重申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精神。
病证名。指小儿颈细,头倾而无力的证候。多由先天精气不足,营养失调所致。明·万全《幼科发挥》:“颈者头之茎也,颈细则不能任元(元即头)”。宜配合填精益髓之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