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游艺志略

猜你喜欢

  • 初生热闭

    病证名。《水镜方》:“热闭者,由胎热壅闭不能啼,用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抹儿口中。亦可用回气法。”参见初生不啼条。

  • 野瘭

    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 乡药集成方

    方书,85卷。朝鲜俞孝通、卢正礼、朴允德奉旨合纂。成书于1433年。广泛采摭中朝医籍,分类汇辑医方。所引中国医籍占绝大多数,大约有一百数十种方书,所引朝鲜医籍仅仅数种。该书卷首为“针灸法”,引《针灸资

  • 乳汁不通

    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 吐屎

    证名。指呕吐之物,挟有粪便。《杂症会心录·吐屎》:“……其标在胃,其本在肾,幽门失开阖之职也。……兹则阴阳错乱,清浊混淆,为医家所不及逆料者,洵为幽门无权,胃液空虚,肾水迫之,又迫而不足以敌直奔之势,

  • 宛陈则除之

    针灸治疗法则。凡外伤瘀积、丹毒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可用针刺或三稜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法等治疗。《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张景岳注:“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

  • 埃(ai 哀)

    热、热甚。指烧爆炙热。《素问·脏气法时论》:“禁犯焠热食。”谓禁过热饮食。

  • 腹中有癖

    病证名。指乳食停滞,腹中出现癖块者。《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饮水或喘嗽,与潮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治宜消乳导滞。便秘者,用保和丸加大黄;便通者,用大安丸加鸡内

  • 胎病惊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惊热内蓄,精神不爽,面色虚白,初则温温有热,其后颊赤多惊,物动则恐,声响即悸的证候。

  • 坚阴

    ①平相火、固肾阴的治法。梦中遗精多属相火妄动,肾气不固,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草)平相火而固肾精。②清热泻火法之一。叶桂《三时伏气外感篇》:“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