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营实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16。主因肝脏积热而起,亦有兼受风邪者。症见眼目“赤肿疼痛,怕日羞明,泪溢难开,忽生翳膜,初患一目,渐及两眼”(《杂病源流犀烛》卷22)。治法:肝热重者,宜清热泻肝,用洗肝散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钩藤,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噤口痢。详该条。
书名。又名《编注药性》、《注解药性赋》。明·刘全备(克用)编注。书前首论用药与四时治法之关系。正文采用歌赋体,大字书写药性歌赋,小字注出该药典故,治验、性用、单方等。书末列述各脏腑用药法及补真养性内容
病证名。即中马毒,详该条。
人体除头颈与四肢以外的躯体部分。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