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霍乱

湿霍乱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六。①《医林绳墨·霍乱》:“若吐利并行腹中绞痛,坐卧不安,甚则转筋,名之曰湿霍乱也。”多因饮食生冷,或感受寒、湿、暑邪所致。本病较干霍乱之欲吐泻而不得者有别。亦有以干霍乱较湿霍乱为重之说。《伤寒明理论·霍乱》:“干霍乱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吐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止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参见霍乱、干霍乱条。②指暑霍乱。《医学入门·霍乱》:“一种暑霍乱,即湿霍乱,但此疾夏秋惟甚,纵寒月亦多由伏暑,故名。”参见暑霍乱条。

猜你喜欢

  • 三角藤

    ①见《江西民间草药》。为杠板归之别名。②见《海南植物志》。为粪箕笃之别名。各详该条。

  • 楼英

    【生卒】:1320~1389【介绍】:明代医学家。一名公爽,字全善。浙江萧山人。年轻时开始学医,读医书较多,钻研三十年,曾被朱元璋召到南京治病。楼氏遵从《内经》等古典医理,认为“千变万化之病态”,都离

  • 石人

    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参见石女条。

  • 骆龙吉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内经拾遗方论》8卷。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 外科证治全生集

    书名。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清·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本书分6部分,即①论证,总述痈疽的诊治要点;②治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各种外科病证的治疗;③医方,共载外科效方75首;④杂证,载内、

  • 小儿闭证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 喉针

    器械名。《外科正宗》卷四:“喉针长六寸,细柄扁头,锋尖,刺喉脓血者皆善。”

  • 饮膳正要

    书名。3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七类,约200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并附绘图。此书较

  • 肝阳偏旺

    即肝阳上亢。详该条。

  • 释智斌

    【介绍】:见智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