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白杜鹃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红河中草药》。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喻脉来浑乱。《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混乱也。”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胃脘痈。见该条。
出《外科启玄》卷二。一曰心疔,二曰肝疔,三曰脾疔,四曰肺疔,五曰肾疔,六曰麻子疔,七曰石疔,八曰雄疔,九曰雌疔,十曰火疔,十一曰烂疔,十二曰三十六疔,十三曰蛇头疔,十四曰盐肤疔,十五曰水洗疔,十六曰刀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抢食风,又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恶物,发泡者。”即呛食喉风。详该条。
指尿道外口。
①《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克,大黄(酒浸)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②见《伤寒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病名。为新生儿呼吸系感染性疾病。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多为胎内感染;生后数日出现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新生儿肺卫之气未充,正气不足,病情最易幻变。外感风热,发热气促,鼻翼扇动,点头呼吸,喉有痰鸣,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