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熊胆丸

熊胆丸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熊胆牛胆石决明车前子泽泻细辛茺蔚子龙胆草干地黄。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温酒送下。功能清热解毒。治肝胆火热,火邪为病,两目肿痛。②《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熊胆、朱砂麝香蚺蛇胆、炒蜣螂瓜蒂各半两。为细末,用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三丸,先用桃柳汤浴儿,后用粥饮送下。治小儿五疳出虫。③《审视瑶函》卷五方。熊胆、黄连密蒙花羌活各一两半,蛇蜕地骨皮淫羊藿木贼、龙胆草各一两,旋覆花菊花瞿麦各五钱,葳蕤三钱,血竭蔓菁子各二钱。除熊胆外,余研细末,用羯羊肝一具,一半煮熟焙干,一半生用,去膜捣烂,共杵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送下。治暴盲生翳。

猜你喜欢

  • 不识人

    证名。指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辨证录·中风门》:“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张氏医通·狂》:“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加***、生地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伤

  • 麻促脉

    十怪脉之一。脉搏细微如麻丝,急促而零乱,为荣卫枯绝之死脉。《世医得效方》:“脉如麻子之纷乱,细微至甚。盖卫枯荣血独涩。轻者三日死,重者一日殂矣。”

  • 恋眉疮

    病名。指发生在婴儿眉部的湿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鍊眉疮。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婴儿出生后,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常生不愈。外用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

  • 泥鳅疔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疗条。

  • 陈莲舫医案秘抄

    书名。董韵笙辑。陈氏系清代御医,诊疗对象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经治以虚证或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为多,用药平稳,以轻灵取胜,治法偏于调理、滋补。常一案拟具多方,书中列有各季调理方。

  • 牛皮冻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雉鸡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僧深药方

    见深师方条。

  • 睾囊

    即阴囊。《寓意草》:“少腹有疝……,坠入睾囊甚易。”

  • 语声重浊

    简称声重。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因病变影响而重浊不清。多因外感风寒或内有痰湿困阻,使气道不畅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