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燥气

猜你喜欢

  • 腋汗

    证名。见《医林绳墨·汗》。指两腋下多汗。有因肝虚挟热者,治以补肝养血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有因少阳挟热者,治宜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并可外用牡矾丹擦出汗处。

  • 表寒证

    证名。指由风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寒?伤寒初客太阳,头痛发热而恶寒者,名曰外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而润等。治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

  • 治验回忆录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100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过程,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

  • 吴山甫

    【介绍】:见吴昆条。

  • 接骨手法

    骨伤治法之一。见《伤科汇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详该条。

  • 朽骨疽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附骨疽。详该条。

  • 梦魇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 产后吞酸

    病证名。庄复严《妇科百辨》:“妇人产后吞酸者何?曰此胃中积痰滞火所致。宜七气合二陈汤。”

  • 趺骨

    即跗骨。详该条。

  • 頄(qiú 求)

    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外侧之高骨,或称颧骨。《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邪上出于烦。”张景岳注:“目下曰,即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