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协中

王协中

【介绍】:

清代医家。字敬义。上海市上海县人。精于温疫伤寒等传染病,撰有《疫疠溯源》一书(1761年)。

猜你喜欢

  • 狂汗

    证名。见《温疫论》。是瘟疫、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狂躁,坐卧不安,少时大汗淋漓,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

  • 前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备急千金要方》注。即瞳子髎。见该条。②太阳穴别名。《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

  • 上杼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 外疳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 佗脊

    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见该条。

  • 解剖部位。出《灵枢·经脉》。①又名山根、下极、王宫。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为足阳明经的起点。②指整个鼻梁。《证治准绳·杂病》:“颊亦作齃……俗呼鼻梁。”

  • 崔真人脉诀

    见脉诀条。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 益母蒿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即益母草,详该条。

  • 月候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