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甘中黄

猜你喜欢

  • 手太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阳之正。《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进入腋窝,走向心脏,联系小肠。

  • 脾虚湿困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

  • 苏梗

    见《药品化义》。为紫苏梗之简称,详该条。

  • 灭火汤

    《辨证录》卷二方。玄参三两,沙参二两,白芥子三钱,茯苓、熟地黄各一两,山茱萸、麦门冬各五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歪斜。

  • 胡桃肉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 月水来腹痛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来腹痛,详该条。

  • 麻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 五阳

    五脏的阳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己布,疏涤五脏。”

  • 结舌

    病证名。又名连舌、绊舌。由于舌尖下的膜(即舌系带)短缩,舌尖受其牵绊,以致舌头转动伸缩不灵,妨碍吮乳。年龄稍大,则见发育困难,吐词不清。处理方法:可用小毒的钝头小剪刀,将舌下系带剪开,在剪口外搽枯矾水

  • 寒热错杂证

    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如《伤寒论》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方函口诀》:“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又有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等。详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