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地阁骨。详该条。
病名。头皮癣疾之一。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由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皮所致;或因接触传染而得。初起头皮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形如粟米,破出黄水。逐渐形成硫磺色碟形黄痂,中央凹陷,有毛发贯穿,黄痂落后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病名。系指咽喉色紫,或咽喉腐溃饮食吞咽有碍。《喉科秘旨》卷上:“紫色虚喉,喉间紫红,久之变烂,如生漆色,因初服寒凉之药故也,此症肺胃伏寒,平而不肿,饮食难进,吐出乃腐肉者。”治宜以六味汤加细辛、葛根、
五不男之一。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称之为犍。参见五不男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樵。江苏苏州人。撰《本草诗笺》(1756)一书。
见《千金翼方·本草》。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