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疠疡风

疠疡风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表浅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疠疡者……人有颈边,胸前,腋下,自然斑剥点相连,色微白而圆,亦有乌色者,亦无痛痒,谓之疠疡风。”多由风邪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而成。好发于颈旁、胸背、腋下等处,其色紫白,斑点群集相连,可蔓延扩大,痒感不著,夏重冬轻。治宜密陀僧散外搽;或雄黄明矾硫黄各等份研末,猪脂调匀外搽;或陈醋磨乌贼骨搽之。严重者内服乌蛇散祛风清热,燥湿解毒。相当于花斑癣(包括皮肤异色症)。

猜你喜欢

  • 不退位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 阴胜而痛内障

    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参见目痛条。

  • 外维

    指外眼角的联系组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

  • 哮拔

    病证名。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故咸酸之物,食之太过,影响于肺,可成哮拔。其证气促时发时止,参小儿哮喘条。

  • 八片锦

    即八段锦。详该条。

  • 湔浣(jiānhuàn 煎换)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

  • 六变

    ①指从脉象的急、缓、大、小、滑、涩反映五脏的六种病理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②指八纲中的寒、热、虚、实、表、里。

  • 地茨菇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小横纹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①指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能退热除烦,治口唇破烂,与肾水穴、六腑穴结合使用,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肚腹膨胀等症,《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小横纹,掐之退热除

  • 太医局诸科程文

    书名。9卷。宋代作品。本书汇集宋代考医试题问答记录,系《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全书分六种命题: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共87个问题。其中察脉和诊治类有一定实用价值,其余论述大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