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熟地黄八两,制附子四两,肉豆蔻(面炒)、炮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拨、五味子各二两,炒甘草一两。为末,炼蜜或山药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至一百丸,开水送下。治
《幼科铁镜》卷六方。麦门冬、人参、当归、黄连、酸枣仁、生地黄、茯神。水煎服。治小儿心血不足,惊悸不安。
病名。疟疾之一。《普济方·诸疟门》:“邪在阳明经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参见足阳明疟条。
证名。《张氏医通》卷八:“青黄凸出者,风轮破碎,内中膏汁绽出也。”即青黄牒出。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文宁。临武(今属湖南)人。崇祯元年(1628)应贡选,授江西定南令,后迁知州。以母老乞归,性嗜古,博览群书,尤好岐黄,缮写《脉诀》、《难经》,为人诊病多效。
【介绍】:①元明时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精通医术,著有《黄俅医案》。②明代医学家,字谷如,新都(今四川境)人,1619年撰有《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10卷。
指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
病名。系患瘟疫而喉间色紫者。《喉科种福》卷三:“满喉皆黑皰,色淡黑,舌苔黑有刺,二便不通,余意此亦瘟疫喉也,拟以龙胆泻肝汤合青黛消斑饮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