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疏方
见痎疟论疏条。
见痎疟论疏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肝经而发病。初起肤如虫癣,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则连片,腐烂腥秽,面目作痒,眉睫脱落。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
①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参见肺肾相生条。②即肺肾同治。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
即邱处机。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中水邪上干于肺的气喘。《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使非精气之败,何以至此。”《医学纲目·喘》:“肾喘则呕咳。经云,少阴所谓呕咳上
病名。上唇所生须为髭。《疡医准绳》卷二:“髭疗生于髭中。”证治见疔疮条。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三:“感寒咽闭不能咽。”即喉闭。详该条。
指肥、膏、肉三种类型肥壮的人。《灵枢·卫气失常》:“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参见肥人、膏人、肉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