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瘰疬

瘰疬

病名。《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又名鼠瘘鼠疮老鼠疮、九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小的为瘰,大的为疬。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结于颈、项、腑、胯之间。初起结块如豆,数目不等,无痛无热,后渐增大串生,久则微觉疼痛,结块粘连,推之不移,溃后脓汁稀薄,其中或夹有豆渣样物质,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漏管。相当于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治法:初期宜疏肝解郁,软坚化痰,用逍遥散二陈汤加减或服消瘰丸。后期以滋补肺肾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等。如属风热结毒,应以祛风清热为主,佐以软坚散结,服防风清毒饮。未溃者外用阳和解凝膏,已溃者外用丹药或生肌散

猜你喜欢

  • 七方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

  • 孙文胤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 食顷

    吃一顿饭的时间。《素问·缪刺论》:“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

  • 兔儿苗

    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 天宗

    经穴名。代号SI1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下窝的中央,与第四胸椎相平处。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

  • 薛立斋

    【介绍】:见薛己条。

  • 余霖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师愚。江苏常州人。少业儒,屡试不第,遂弃儒攻医,博览医书。乾隆年间,曾旅居安徽桐城。因其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而亡,归里奔丧,检视所用方剂,皆治伤寒剂,因而研

  • 节斋化痰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天门冬、黄芩、橘红、海蛤粉、栝蒌仁各一两,芒硝、香附(盐水炒)、桔梗、连翘各五钱,青黛二钱。为细末,入姜汁少许,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嚼烂开水送下。治热痰郁于心

  • 小儿面疮

    病证名,指小儿面部生疮,有脓或黄水渗出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为风、湿、寒、热所乘,搏于气血则生其疮,或如火烧,或出脓,或出黄水,日久不能愈瘥。”其证类似浅脓疱病,治宜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