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竻花叶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系指患喉闭之因于酒毒薰蒸致咽喉肿痛闭阻,吞咽不利。参见喉闭条。
【介绍】:明代医家。分水(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人。出身世医家庭,曾任太医院吏目。推崇儒理,著有《医学会元》、《针灸原枢》。其子吴学易,也以医闻名。
【介绍】:元代医家。字仲光。江西崇仁人。世代为医。景先乡举不中,致力学医,辑家传验方及常用之药,选在实践中有效者,以天地生生之意,撰《伤寒生意》一书,已佚。
病名。出《脉经》。指崩下之血为青色者,临床极少见。治疗参见血崩条。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窍阴之间,约当于窍阴、侠溪之处;窗笼之前,约当听宫、听会之间。
见地机条。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的积证。《医碥·积聚》:“痰积,证见麻木眩晕,痞闷嘈杂,其人平素多痰。”可伴见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间隐痛,咽门至胃脘窄狭如线,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