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LI13《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又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针灸甲乙经》)。另说“在肘上二寸”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详附骨疽。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实者泻之。对邪气亢盛、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
【介绍】:见唐大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