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赤芍药,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新生即见全身水肿,尿量减少,体温低下,吮乳无力,反复呕吐,肢体柔软,终日睡眠,啼声低弱,或生后尚啼,次日起即不啼,此一系列症状,必与母亲脚气同时出现。一般只须改变乳食,如换以牛奶、蛋黄、豆
十怪脉之一。又称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状。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见《河北药材》为土木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丹毒。见该条。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壅塞以致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常可见于某些咽喉病如喉痈、喉风等及全身性疾患。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闭,详该条。
病证名。指中邪毒秽恶之气所致的心痛。见《外台秘要》卷七。《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中恶心痛者,由人脏腑气虚,精神衰弱,为毒邪鬼气之所中也。……邪毒之气,入于脏腑,攻击于心络,故令心腹刺痛也。”《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