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疝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②即奔豚。以其因气上冲而发。故名奔豚气。详奔豚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胃气上逆所致的气喘。《医贯·喘》:“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故喘。”多因痰湿中阻,而致胃失和降。治宜和胃理气,化痰降逆,如分气紫苏饮、指迷七气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见中西医粹条。
【介绍】:见李调条。
川贝母、浙贝母的简称,各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
即肝阳上亢。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见该条。
【介绍】:见张从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