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竹沥泄热汤

竹沥泄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竹沥一升,生姜、芍药各四分,大青叶栀子仁、升麻茯苓麻黄玄参知母各三分,石膏、生葛根各八分。为粗末,水煎去渣,下竹沥更煎,分三次服。治肝实热阳气邪热喘逆闷恐,目视无明,狂悸非意而言。若须利,去芍药,加生地黄五分,芒硝三分。《删繁方》方无石膏、生姜、芍药、葛根,有人参三分。

猜你喜欢

  • 反关脉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指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相应在寸口的背面。有同时见于两手,或独见一手的。《三指禅》:“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 元芩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 蒲笋

    见《日用本草》。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 阴符经

    书名。作者佚名。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一卷,为道家书,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

  • 热因热用

    反治法之一。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之法。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躁、口渴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躁、口渴是假热,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加猪胆

  • 心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 小儿卒利

    病名,又名暴泻、暴注,指小儿急骤的泄利。《诸病源候论》:“小儿卒利者,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为卒利。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交,则变为赤白滞利也。”治热利用香连丸;治冷利,用理中汤;治

  •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

  • 目不能远视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 尸体图鉴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