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属经闭症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涩,瘀阻冲任胞脉,经血不得下达胞宫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通,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小腹胀闷不舒。治宜行气开郁调经。方用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介绍】:见杜鸿渐条。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生。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唐太宗时为殿中侍御医。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熟地黄、淫羊藿、肉苁蓉、骨碎补、威灵仙、鹿含草、莱菔子、枸杞子、黄精、独活、鸡血藤、两面针、川乌、锁阳、狗脊。片剂,每片0.3克,每服五片,一日三次,饭后服。功能补肾活血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
即尿。《灵枢·杂病》:“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榖榖,便溲难,取足太阴。”参见尿条。
出《百一选方》。为葱汁之别名,详该条。
胞衣不下的一种病理情况。宋·薛轩《坤元是保》:“恶血流入胞中,胞为血胀而不下,谓之息胎。”详胞衣不下条。
见中膂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