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
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①见《外科精要》。为何首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各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三。即眼弦。详该条。
间接灸之一。《医宗金鉴》:“疳瘘恶疮,诸药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蛴螬即金龟子的幼虫,功能行血祛瘀,化结散滞,故能灸治恶疮、瘘管等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病名。又名痔疮,痔核。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古代对痔的认识有二:①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七:“凡人九窍中有小肉突起皆曰痔。”如耳痔、鼻痔等。②泛指多种肛门部疾病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介绍】:见张睿条。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世医出身。藏医北方学派代表之一。著有《医学史莲园光辉》。
病名。系指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的皮肤破裂。多因血热肠燥,大便干结,便时肛门猛力扩张而发生的撕裂。症见大便秘结,便时及便后肛门灼痛,便后少量出血。裂口多在肛门前、后正中线上,为棱形溃疡,初期色泽红软边齐